(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讯(记者班晓悦 实习记者陈雅静)11月4日,以“文明形态视域中的艺术与民俗”为主题的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在线举行,与会学者就民俗与艺术的关系、中华文明形态等问题展开思想碰撞。
艺术与民俗,被学界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内涵。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表示,在以往的研究中,艺术被赋予了强烈的个体性,甚至被视为超越地方传统与国家文明的存在;民俗的群体性则被夸大,而其作为个体文化工具的一面经常被忽视。在张士闪看来,艺术与民俗研究都需要共情理解,体悟民众主体的情感表达与文化心性;同时也需要多维阐释,即探究其与民众生活、地方社会和国家文明如何关联。
艺术逻辑是以“游于艺”为表征的自由创造与灵性陶冶,而民俗逻辑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习惯与群体规范。张士闪以山东省昌邑市西小章村特有的民间表演活动——小章竹马为例,阐述了艺术逻辑与民俗逻辑是如何融汇于生活逻辑的。在当地村民看来,艺术、民俗是一体化的生活存在,过年的时候祭祖、拜年、吃饺子、跑竹马等,既是需遵循的习俗,又是“扮玩”“耍景”的娱乐,统合于“过日子”的生活逻辑。在这个意义上,小章竹马正是当地村民遵循生活逻辑而选择的文化工具。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章竹马也是中华文明形态中的一部分,与中华文明之间存在着母体哺育与生活涵育的双向关系。
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学科教授周星补充到,《后汉书》提及竹马是一种儿童游戏,近些年也有学者考证出竹马的诞生或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改革有关,竹马本身的历史及其在地区的传承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梳理。在实际研究中,面对一种文化活动,我们很难将其完全划归于艺术学或是民俗学研究,因此以生活逻辑统合艺术逻辑和民俗逻辑是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暨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刘晓春同样认为,将艺术学与民俗学割裂开来会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应借鉴民俗学、人类学的整体性思维,来理解中华文明中蕴藏的生活逻辑。
结合多年研究经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王廷信提出,中华传统艺术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许多在我国艺术史上留下瑰宝的艺术家都是业余创作者,他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创作灵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如何避免艺术创作走向孤立,也是我们传承和发展传统艺术面临的巨大挑战。在王廷信看来,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一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他们都是古代民众为其家族生存的合法性而建构出来的传统。古代民众希望实现家族世代兴旺的愿望,就需要借助某种表达形式来展现家族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小章竹马由当地马氏家族所创,从元代延续至今,也折射了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延续的祖先崇拜。
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等机构主办。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