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经过接续奋斗,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然而,就世界范围来看,贫困问题仍然困扰着人类,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也始终是国际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贫困问题研究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不是哪个单一科学可以解决的。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市场学副教授克里斯·布洛克尔(Chris Blocker)和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市场学副教授卡罗琳·鲁克斯(Caroline Roux)等人发文表示,减轻贫困和缓解资源短缺都是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应当加强贫困研究与资源短缺研究之间的交流互鉴。该文题为《重新思考短缺与贫困:为共享见解与影响力搭建桥梁》,近期被收录在美国威利出版公司旗下《消费心理学杂志》。围绕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该文作者之一卡罗琳·鲁克斯。
贫困研究与资源短缺研究可相互借鉴
布洛克尔和鲁克斯发现,尽管贫困和资源短缺在日常生活层面上息息相关,但在学术研究中却常被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来探索。布洛克尔和鲁克斯等人注意到,针对资源短缺人群的研究一般以心理学学术传统为基础,并利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开发认知模型,以求理解人们在客观或主观上缺乏资源时如何思考、决策及消费。相比之下,针对贫困人群的研究建立在社会学学术传统之上,探讨人们在以极少的资源生活时的生命体验,并试图为政策干预和市场干预提供洞见。贫困研究常以一个特定背景(如无家可归者、拖车公园等)为切入点,并使用有助于阐明宏观建构的理论来分析其文化含义。对于同一个案例,资源短缺研究者很少从社会学角度解释贫困与富裕消费者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而贫困研究者则可能忽略贫困者背后的心理机制。尽管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关注资源不足这一现象,但采用的方式不同,也很少进行交流合作,布洛克尔和鲁克斯等人将这种状态称之为“研究孤岛”。资源短缺研究所关注的对象大多拥有食物、衣物、住所等基本资源,短缺往往是暂时性的。而贫困研究的关注对象通常只拥有明显低于正常生活质量所需的资源或仅能勉强获取少量的产品和服务,且这种情况是持续性的。因此,研究人员希望能在这两个研究方向之间架起知识的桥梁,在拓展它们各自理论范畴的同时,尝试将二者整合到一个整体性框架中,以激发出新的见解,提升研究的适用性,更好地了解和帮助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人群,应对全球性挑战。
【资料图】
一方面,资源短缺研究需要来自贫困研究的洞见。其一,研究人员认为,在关于资源短缺的研究文献中,关于资源由何构成、如何能促进福祉的表述比较模糊、宽泛,对资源的定义往往指向了一种普遍的价值,如果能加入更多对背景的考量,关注资源对不同人员、针对不同目的、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而有差异的价值,或许能让它在概念上更为清晰,也能让研究者重新思考一系列基本假设。其二,资源短缺研究需要得到进一步充实。鲁克斯告诉记者,研究资源短缺近十年来,她发现,无论一个人相对贫穷还是相对富裕,都有可能经历资源短缺,即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源。研究人员提出,观察在贫困环境下的消费行为和探索难以量化的资源,有助于拓展资源短缺研究在理论发展方面的空间。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理解在贫困背景下的资源短缺,研究其对收入、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的影响,而这种探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经济和消费水平更低以及生活在典型“贫困线”以下水平的人群,尤其是已有研究发现,研究对象中最贫困者和处于消费金字塔最底位置者是不同的。
难以量化的资源在贫困条件下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一些旨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因种种干扰而难以实现。例如,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单位中,家庭成员的身份差异也会导致他们对资源掌控程度的差异。资源短缺研究注重时间点,如收成之前与之后、接到意外账单之后;重视对暂时性效应的评估,如让研究对象在完成购物实验前回忆过去的资源短缺体验。这种方法无法全面理解一个消费充足程度低的个体的经历及其带来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资源得失损益的变动也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一个人拥有的总资源的充足程度会影响其整体幸福感水平。传统的资源短缺研究由于存在“基本资源充足”的假设,与贫困人群的现实诉求间缺少强有力的对应关系,而对不同种类资源分门别类式的研究则忽视了同时缺乏多种资源的人群。
另一方面,贫困研究也需要来自资源短缺研究的洞见。首先,在研究人员看来,如果说资源短缺研究“太笼统”,贫困研究则“太具体”,研究主题和产出成果较为碎片化。实证性贫困研究有具体化描述的倾向,突出特定贫困人群的经历,阐明使他们有别于富裕人群和其他贫困群体的特殊之处,因而较难揭示贫困的系统性“变异”,又因更关注长期处于资源极其匮乏环境下人群所遭受的影响,忽视了短期与长期资源匮乏经历的对比。其次,贫困研究主要通过深度访谈和民族志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这种方式有很多优点,但不太可能催生群体对比、纲领式见解或可通约性较强的理念来使贫困研究成为一个集成的综合体,研究成果的概括性、适用性相对较低,缺少像资源短缺研究中关于人们如何将资源分配给自己和他人、探寻优先次序变动的本质原因等那样具有通则性的见解。同时,以社会学研究范式为特征的贫困研究也可以更重视主观反应,进而理解“与匮乏相关的心态”在贫困语境下何时以及如何发挥影响。
构建关于资源短缺的综合理论框架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存在很多区别,但这两个研究方向都关注资源的缺失,都希望能了解人们如何定义、获取、培育和维系自己的资源,通过对人类面对艰辛及其应对和恢复的洞察,以转化为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变革性的发展成果。为了推动贫困研究和资源短缺研究之间的交流互鉴并为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支持,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关于资源短缺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鲁克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团队的重要结论之一是,资源短缺内部也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资源短缺有不同的诱因和结果。因此,对资源短缺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和相关从业者,要注意避免将它们视为完全同等的情况。
根据短缺程度强弱和短缺持续时间长短,布洛克尔和鲁克斯等人在框架中将资源短缺分为四类:一是偶发性短缺,短缺程度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表现为孤立事件的日常性短缺,如购买的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喜欢的商店停业、与其他消费者竞购或与经济状况更好者向上对比之下显现出的短缺;二是条件性短缺,短缺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反映在持续性的生活条件不利中,如长期债务、季节性疾病、有补偿金的裁员、有充足医保下的长期身体损伤;三是间歇性短缺,短缺程度较重但持续时间较短,是一种体验上较强烈但时间较短暂的匮乏,在工作、食品、住房、安全和其他基本需求上摇摆于有保障和无保障之间;四是长期性短缺,短缺程度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可体现为持续性的消费受限,因无家可归、严重的健康问题等状况,基本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鲁克斯对记者表示,研究团队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与供给相关的短缺如新鲜农产品供应不足,对每个人的影响是相似的,而与获取相关的短缺如生活在“食物沙漠”(指生活在无法获得可负担的健康饮食的区域)则与歧视、边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对部分人群有更显著的影响。这也是造成资源短缺经历差异性的原因。在她看来,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的议题,需要来自不同视角和背景的专业知识,只在单一方面采取行动并不能实现消除贫困。例如,如果提供给人们的款项无法用于让他们获得住房、教育或营养食品,则没有太大意义。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们需要携起手来,连接起彼此的“知识孤岛”,共同应对复杂的挑战。
鲁克斯说,她希望这篇论文有助于为贫困研究和资源短缺研究创建一种共通的语言。研究人员表示,传统上被不同的研究范式、方法取向、目标期刊和学术网络所分隔开的学者们,现在可以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寻找共性与差异,搭建理论桥梁,整合方式路径,探索研究领域的边界、目标和多义性,进而全面、贴近现实地阐释资源短缺的动态性,综合各方观点重新审视贫困和资源短缺问题,为稳健、创新、可持续的政策措施提供支持。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