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余学院组建了“党旗飘扬带振兴,乡村旧貌换新颜”——探索党建+商会模式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开展实地调研,在学思践悟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
深“学”笃信
“三下乡”期间,观察团成员与水北镇镇政府干部开展座谈会,在线上聆听省农业农村厅黄老师的辅导讲座,让观察团成员系统全面地了解了江西省乡村振兴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了解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
【资料图】
此外,观察团成员们深入实践学。调研中遇到的退伍老兵、乡间老农、乡镇企业家,他们就像博学的老师,把乡村当课堂,给大家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水北商会会员、鑫苼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女士向同学们讲述自己艰难的创业史,最后她说:“人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更要关注社会和他人。”正是因为“以小我融入大我”的责任意识,她才会选择把惠及万家的“羊奶”作为创业项目。
善“思”好问
乡村振兴是一项浩大工程,作为水北镇民营企业家们组成的商会,能在乡村振兴中做什么呢?
驱车二十多分钟观察团来到宁静悠远的熊坑村,18套72栋精致别墅矗立在绿荫之中。这是由该村企业家、商会会员熊水华四兄弟捐资3600万元建成的。为了解决留守老人吃饭问题,让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吃饭,他们开办了“颐养之家”,开创了全国第一家老人乐园,让一个曾经破败的熊坑村变成了全省现代生态文明村。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从乡亲们的言谈中,感受到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对熊水华四兄弟的感激。
水北商会会员所做的远不止如此。近年来,水北商会党委引导会员捐资2340万元,援建了51个颐养之家,惠及816名老人,水北镇20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是什么动力让水北商会会员这样做?
从商会的办会宗旨——“凝聚乡亲、互通商情、共谋发展、报效桑梓”可以看出来,这些本土民营企业家们有着“报效桑梓”的朴实情怀,在商会党委的引导下,将“脱贫攻坚”作为感恩奋进的第一民生工程,累计为乡亲们捐赠各类物资达2.1亿元。
实“践”躬行
观察团实地走访水北镇多个村委、颐养之家、乡镇企业,发放问卷近百份,发放树新风宣传单近千份,开展防溺水、普通话推广、“亲情连线”等活动,采访了数十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感受变化,用行动贡献力量。观察团成员以饱满的热情探寻“箫鼓春社,村美民富”的祥和图,感受乡村新变化!
在实践调研活动中,观察团成员深深感受到水北商会“无处不在”,感受到了商会会员“报效桑梓”的真挚情怀。“不让家乡一个留守老人因贫受苦、不让家乡一名学子因贫辍学、不让家乡一户农民致富掉队”是他们的铮铮誓言,犹如新时代奋进的钟声,在同学们脑海回旋。
体“悟”有为
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观察团成员对“党建+商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有了不一样的心得感悟。
水北商会党委共有会员330名,党员102名,下设了8个党支部,会员企业达138家。正因为有了党的可靠领导,才让商会形成了“举党旗、抱团干、带民富”的乡镇商会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形成了“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点好事,不够意思;多做好事,才有意思”的水北乡贤新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释放激情与热血。大家纷纷表示,这次三下乡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不仅看到了发展中的美丽乡村,也感受到了“党建+商会”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稿源:新余学院作者:杨钰惠 刘欣雨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